返回

图书导读:《北梦琐言 卷一至卷四》

导读

北梦琐言 《北梦琐言》是五代著名学者孙光宪撰写的一部史料性笔记小说。书中网罗了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献,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。科举题材是此书的一个重要内容。书中记载了不少与晚唐科举有关的逸事,揭示了部分落第士人的心态,为后人研究唐代的科举制度。深入认识晚唐科举弊端及其危害性,提供了重要的史料。自中唐以后,进士科越来越受到统治者及士人的重视。在“进士者,时共贵之”社会风习的熏染下。“酷嗜进士名”的士人日益增多。“方今俊秀皆举进士”亦成为这一时期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。孙光宪在《北梦琐言·希慕求进》中指出:“士无华腴寒素,虽瑰意琦行,奥学雄文,苟不资发扬,无以昭播。是则希颜慕蔺,驰骋利名者不能免也。”对于胸怀大志的士人们来说,通过进士科考试,博得功名利禄,是人生的“正途”,是实现政治抱负及人生价值的重要手段。 《北梦琐言》书今本仅存20卷,另外有逸文4卷,另外10卷均因年代久远逸失。成书于五代末年,孙光宪自序中指出由于唐五代时期社会动荡,人民流离,古籍遭受了严重损失,《北梦琐言》正是为保存古代文化而作,同时也可以说明其成书时期为晚唐武宗之后。《北梦琐言》以记录晚唐五代人物轶事为主。王瑛曾说“笔记(笔记小说),其实是个传统概念。它的内容、形式相当博杂。剔除考据、辨证类的学术文字以及记载历史琐闻、掌故、稗官野史,笔记事实上还包含‘残丛小说’这样的故事传说,以及有限的现代意义小说。”据先生自序中说,书中资料大多数都是与人交游时留存下来的,“忽得一事,不便轻信,反复校参,才则濡毫”,书本的内容则全面地记述了晚唐五代时的政治现象,历史事实以上流社会士大夫言行、民间民情,草根风俗,并且具体涉及到了门阀之间的斗争、僧道的兴替、逸诗逸词、以及唐代科举制度等,与此同时,还大量辑记载有唐五代诗(文)人轶事,同时还把其诗句录下来。其中,比较著名的诗人包括:顾况,白居易,李商隐,同时,温庭筠,鱼玄机,还有皮日休,聂夷中,以及杜荀鹤,罗隐和韩偓,吴融等,这些当时的文人的材料记录完整,对于当今学者无疑是福音再现,因为,它们为当今学者们研究唐五代的文学历史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,蕴含着较高的参考价值。其保存史料可谓极为丰富,历来都被学者视作研究晚唐五代时期历史、政治、经济、人文状况的经典著作。 《北梦琐言》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部分落第士人的心态,凸现出晚唐科举制的弊端。该书卷七《高蟾以诗策名胡曾罗隐附》载:进士高蟾,落第诗曰:“天上碧桃和露种,日边红杏倚云栽。芙蓉生在秋江上。不向春风怨未开。”盖守寒素之分,无蹂竞之心,公卿间许之。先是胡曾有诗日:“翰苑何时休嫁女,文章早晚罢生儿。上林新桂年年发,不许平人折一枝。”罗隐亦多怨刺,当路子弟忌之,由是渤海策名也。 在遭到沉重的打击后,仍能保持平和心态、“守寒素之分,无躁竞之心”的士人是不多见的。高蟾因此得到公卿们的称许,终于及第。从《北梦琐言》的记载,可以看出,进士科是晚唐士人普遍关注和追求的目标。不少有真才实学的士人遭到黜落后,对唐王朝怨望不已;一些被黜落的无才无识之辈,亦因求名不遂,心怀不满,伺机报复。当唐王朝面临崩溃之际。一些落第士人便纷纷寻找发泄渠道。实施报复计划。他们的所作所为,加速了唐王朝灭亡的步伐。研究《北梦琐言》,了解落第士人的心态,对于我们深入认识晚唐科举弊端及其危害性具有重要的意义。